相隔十年再次遇见?我们其实都没变
张华是我的小学同桌,小时候他学习不好,每天抄别人的作业,所以他的外号叫张小抄。张小抄小学没有毕业就辍学了,他说:“不想上了。”他早早地出去打工,在二十年前的农村,这种事情很常见,大部分孩子都有着这样的命运。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并顺利考高中上大学的人屈指可数。张小抄再也不用抄作业了,没有人再叫这个外号了,对他的记忆随着他的离开越来越少。现在回忆起来也只有零零星星一点儿印象。我从没想过还能再见到他。以至于再见到他时,太过讶异。
小抄辍学后就跟着父母去打工,他的妈妈是热情的女人,对于教育孩子她是浅薄的。浅薄体现在衣服上,外出打工的家长会给孩子带回城市里洋气的东西,小抄的妈妈也给他带回来这些。有时候我会惊讶衣着褴褛的小抄突然穿得整整齐齐,但是过不了多久他的衣服又会回归到褴褛状态,他的衣服状态与母亲在家的时间和离开的时间同步。小抄的父亲我没有见过,只是看到过背影。高大,消瘦,苦涩。不只是小抄的父亲,千千万万的农村父亲大抵都是这样的,他们和农村一样 ,成为落后的象征。
我再见到小抄时,正在上海出差,预定好的酒店出了问题,正是这个问题促使我们在相隔十年以后再次遇见。
我拉着行李再寻找新的酒店,一边看手机地图一边走,四处张望的时候撞到了一个人,我的行李箱和我一并倒地,姿势很是不雅。“你没事吧。对不起。”我的脚踝感到一阵疼痛,“我送你去医院吧。”我这才看了一眼这个人。他给我的感觉是小抄,但是我无法接受,
“是,是,是你吗?”
我们都惊讶了。
我万万没有想到,小抄现在是一家公司的老板。
我半开玩笑着问他:“你小子我怎么没发现你这么大潜力。拐了有钱人家的女孩吧”
“我的第一桶金,哼哼,
来自一张两元的彩票。”
出门在外,我以为我们都不是小时候的我们了,似乎只是我更麻木了。其实我相信我们一直都没变。